Editor: Rita Li
Writers: Elena Lu, Rita Li
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我和老板女儿之前的经历,人生总是到了失去以后才会想再次拥有。在我离开中国的时候距离高考不到三个月,我的同学们得知我要去美国了,很多同学都很羡慕。那时候没有出过远门的我,自己也曾一度的幻想着去美国会很美好的,很期待和憧憬新的生活。
我在亲戚介绍的餐馆里面呢,一干就是三年。一周工作六天,周一到周四每天13个小时,周五周六每天14个小时,无间段休息的工作。即使这样,每次老板需要我加班的时候我都会非常乐意的答应。因为加班一天的工资是80美金,而我父亲在国内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是400块人民币。我心想,我这一天上班赚的比我父亲一个月的工资都还多!也许是自己那时候很年轻吧,加班后一个月一周要上90多个小时,我不会觉得累,反而觉得很开心。
人生万事初艰难吧,唯有不断的努力我们才有无限的可能,不管我们到什么时候,不管我们经历了什么艰难,千万不要放弃,最好的东西总会在压轴出场。
餐馆老板Mary一共有四个孩子: 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。大女儿Laura当时十七岁,二女儿Cindy十五岁,小女儿Amy10岁,然后小儿子Andy七岁。因为周末餐馆生意很好,大家都很忙,Laura或Cindy会过来帮忙,她们有时也会帮忙。
记得一个周末,老板的大女儿Laura到店里来帮忙。恰巧那个周末Laura的作业特别多,她顺便就带了作业。因为看到Laura的作业比较多,我会尽量的把自己的工作做好,也尽肯能的多做,当餐馆比较忙的时候Laura再帮我一把。当时,Laura刚好有道数学题不会做,我就顺便帮忙过去看了一眼。那道数学题很巧的并没有包含太多英文,而是一些数学公式。更巧的是那道数学题我之前刚好学过,所以我就很熟练的帮忙解答问题了。
那时我们同岁,Laura告诉我她将来想当一名药剂师,而学医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。眼前的Laura是我自己一直所希望成为的样子。Laura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,她将来前程似锦。我当时很感慨。有那么一刹那的瞬间,我想象着如果能和Laura一起在美国的学校上学该有多好。
即使我们同龄,Laura拥有的是我追都追不上的。她父母亲有良好的事业,而她所有的一切都在美国。她有继续学习的机会也不用和父母兄弟姐妹分离。对于17岁的我而言,拥有良好的教育,扎实的英文基础,温暖的家庭 —所有的一切就是我当时最渴望的东西。看着与自己同龄又与那么相似的女孩: 同样拥有着乌黑的头发和成为医生的梦想。即使内心多么的不服,自己知道我们的命运且是天差地别。她可以大胆地去追梦,而自己的眼中只有生存 — 连明天是怎么样都不敢想象。
看着她继续做作业的背影,不知不觉中我眼泪滑了下来。但自尊心很强的我不想被人看到,也害怕别人看到,很快的用手擦干了, 继续做自己手上的工作。
人生万事初艰难吧,唯有不断的努力我们才有无限的可能,不管我们到什么时候,不管我们经历了什么艰难,千万不要放弃,最好的东西总会在压轴出场。
Comentarios